來源:北京商報
市場回暖推動公募新發市場向好。僅3月7日—8日,已有6隻新基金(份額合並計算,下同)陸續宣布提前結募。回顧年內,公開數據顯示,截至3月9日,年內新發規模同比已增長近兩成,更有多隻提前結募的“日光基”湧現。具體來看,有四成新發基金提前結束募集,基金類型涵蓋指數型、債券型、主動權益類等。有業內人士指出,提前結束募集意味著新基金銷售較活躍,收益率提升也吸引了更多投資者認購基金。整體來看,2025年全年行情值得期待,後續公募新基金特別是權益類基金發展趨勢依然向好。

多隻新基金提前結募
多隻新發基金陸續宣布提前結募。3月8日,金鷹中證同業存單AAA指數7天持有期、招商穩嘉120天滾動持有純債、工銀瑞信均公告稱,擬提前結束募集。其中,金鷹中證同業存單AAA指數7天持有期、招商穩嘉120天滾動持有純債自3月3日起發售,工銀瑞信創業板50指數則自3月4日起開始募集。
據悉,上述3隻新發基金的原定結束募集日均為3月14日,其中金鷹中證同業存單AAA指數7天持有期的累計有效認購金額已超50億元募集上限,故將結募日提前至3月7日,自3月8日起(含該日)不再接受認購申請。
而招商穩嘉120天滾動持有純債、工銀瑞信創業板50指數則是經基金管理人與托管人協商,結募日期提前至3月10日,自3月11日起(含當日)不再接受認購申請。
就在前一天,也有多隻基金宣布提前結募。3月7日,華安半導體產業股票發起式宣布當日為其最後一個募集日,並自3月8日(含當日)起不再接受認購申請。據悉,該基金的原定募集期為1月15日—4月14日。
同日,自3月3日開始募集的中歐穩添90天滾動持有債券、國泰創業板50指數發起式也宣布提前結募。公告顯示,中歐穩添90天滾動持有債券的原定結募日由3月18日提前至3月7日,並自3月8日(含當日)起不再接受認購申請。國泰創業板50指數發起式的結募日則由3月14日提前至3月11日,並自3月12日(含當日)起不再接受認購申請。

新發規模同比增兩成
頻現產品提前結募的背後,是2025年公募基金新發市場的整體回暖。從基金成立日來看,Wind數據顯示,截至3月9日,年內共成立187隻新基金,成立總規模為1737.09億元,較2024年同期的1453.15億元增長19.54%。
截至當前,年內發行規模最大的基金為富國盈和臻選3個月持有期FOF,達60.01億元。此外,還有建信中債0—3年政金債指數、中銀淳利三個月持有債券、宏利同業存單AAA指數7天持有的發行規模超50億元,分別為59.11億元、53.2億元、50億元。
整體來看,多達四成新基金提前結束募集。數據顯示,截至當前,年內已有75隻新發基金提前結束募集,在年內新發基金中的占比達40.11%。具體來看,包括指數型基金25隻、債券型基金25隻、主動權益類基金13隻,FOF、REITs、QDII也各有6隻、4隻、2隻。
在新發回暖的背景下,提前結募的“日光基”也湧現。Wind數據顯示,截至3月9日,年內有中歐恒生消費指數發起式、建信上證科創板綜合ETF、華泰柏瑞上證科創板200ETF發起式聯接、匯添富醫藥倉儲物流REIT、華夏金隅智造工場REIT、招商利安新興亞洲精選ETF、濟南能源供熱REIT、易方達華威農貿市場REIT、弘毅遠方甄選混合發起式合計9隻新品提前結募且均在一日內售罄。
在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看來,新基金發行回暖主要是因為今年以來“科技牛”行情啟動,形成很強的賺錢效應,帶動大盤指數回升,提升了居民投資基金的信心。四成新基金提前結束募集也意味著新基金銷售較活躍,基金收益率提升也吸引了更多投資者認購基金。整體來看,2025年全年行情值得期待,後續公募新基金,特別是權益類基金發展趨勢依然向好。
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也提到,新基金發行回暖可能與市場行情好轉、投資者信心恢複、“開門紅”效應等因素有關。總體來看,2025年公募基金發行市場呈現出積極的複蘇態勢,未來有望在權益類基金和指數化投資的推動下,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。
北京商報記者 李海媛